中文

English

p53在非凋亡性细胞死亡调控中的研究进展与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的治疗新视角

发布时间:2025-08-03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自1999年发现以来,p53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。作为一种关键转录因子,p53在调控多种细胞死亡途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最初,p53被认定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即凋亡的主要调节因子,主要通过清除损伤或癌变细胞以维护机体的稳态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科学家越来越意识到p53的功能远不止于此。

p53在非凋亡性细胞死亡调控中的研究进展与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的治疗新视角

近年来的研究指出,p53不仅能够调控“非凋亡性细胞死亡”(non-apoptotic cell death, NACD)途径,还涉及铁死亡、坏死性凋亡、焦亡、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等多种细胞死亡类型。这些新型细胞死亡机制对于肿瘤抑制及其他病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。特别是在三阴性乳腺癌(TNBC)中,去除突变型p53会诱发铁死亡,并导致肿瘤的消退,这为p53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
随着研究的深入,p53在坏死性凋亡和焦亡中的作用逐渐显现。坏死性凋亡是一种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程序化坏死形式,而焦亡则涉及炎症小体的激活。研究发现p53能调控关键信号分子,比如RIPK1/3(坏死性凋亡)和CASP1/11(焦亡),从而介入这些途径。这一发现拓宽了p53在炎症相关疾病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。

自噬是细胞内的一种保守分解代谢过程,通常在营养缺乏等应激条件下促进细胞存活。然而,失调或过度的自噬可能导致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。p53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自噬,诱导这种死亡形式。在结肠癌细胞中,抑制鞘氨醇激酶1后,p53能激活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,关键调控因子如Beclin1和ATG5的敲低能逆转这一过程。

在吞噬作用中,一个活细胞被另一个非吞噬细胞吞噬形成“细胞内细胞”结构,细胞骨架重排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研究显示,p53能促进吞噬性细胞死亡,进而清除损伤的细胞以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。同时,突变型p53也被发现可能促使吞噬作用的形态特征,这种现象可能与某些肿瘤的进展有关。

另一种名为parthanatos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由DNA损伤引起的非凋亡形式。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,PARP1的过度激活会释放凋亡诱导因子(AIF),最终导致细胞死亡。p53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通过增强PARP1的酶活性以激活parthanatos。

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靶向p53调控的NACD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。研究人士正在开发多种针对p53介导的铁死亡、坏死性凋亡和焦亡的药物,旨在用于癌症、器官损伤、免疫退行性疾病和感染等治疗。在这一背景下,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致力于推动生物医学的创新与发展,帮助科研人员加速非凋亡性细胞死亡与癌症研究,推动健康科学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