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你是否想过,肿瘤内部的“缺氧环境”能够激活潜藏于人体内的“古老病毒”,从而成为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秘密武器?《CELL》近期的研究颠覆了以往的认知,揭示了低氧诱导因子(HIF)如何调控内源性逆转录病毒(ERVs),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了全新的路径!
HIF(低氧诱导因子):在肿瘤微环境中,低氧通过稳定HIF-1α/2α来推动肿瘤的进展、代谢重编程和免疫逃逸。
内源性逆转录病毒(ERVs):人类基因组中约8%的逆转录病毒序列,通常处于表观沉默状态,但在癌症中可能被重新激活,生成病毒样蛋白或RNA,进而触发天然免疫反应(如通过cGAS-STING通路)。
研究概览
核心发现:
(1)HIF调控ERVs的初步验证与系统鉴定
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多组学实验发现,HIF2α通过表观遗传调控(如DNA甲基化)激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(ERVs)的表达,而pVHL则通过泛素化降解HIF2α来抑制这一过程。
为系统性地识别HIF2α应答性ERVs,研究人员分别对不同的786-O细胞组进行了RNA-seq和qPCR验证,组别包括VHL恢复、HIF2抑制剂的处理和CRISPR基因编辑。结果显示,HIF2调控的ERVs在患者的肿瘤中普遍存在,并且与HIF2通路的活性呈正相关。
(2)HIF2α直接结合并调控ERVs
接下来,研究小组通过ChIP-seq和PRO-seq技术明确了HIF2α直接绑定ERV基因组区域并调节其转录。
(3)ERVs可翻译为HLA结合肽段
研究还利用多核糖体测序和质谱分析,发现HIF2α调控的ERVs能够翻译为由HLA I类分子呈递的肽段。在相关细胞中,共鉴定到26个受pVHL抑制的ERVs翻译活性。
(4)ERVs在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
单细胞测序结果表明,HIF调控的ERVs在肾癌细胞中高表达,而在免疫细胞中表达较低。此外,CA9和PTPRC的标记验证了这一特异性。
(5)肾癌样本中ERV肽段的免疫原性
在11例晚期肾癌患者的肿瘤样本中,识别到22个ERV来源的HLA结合肽段,并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肽段的免疫原性。
(6)ERV肽段在免疫治疗中的临床相关性
研究分析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或异体干细胞移植(allo-SCT)的肾癌患者,发现ERV反应性T细胞与治疗效果相关。
总结:这项研究不仅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,还展现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应对癌症中的潜力。想要了解更多信息,欢迎咨询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!